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范本——学校产业学院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21-07-21  

7月15日上午,富华国际会议中心北海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潍坊学院潍柴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中共潍坊市委副书记、潍坊市人民政府市长刘运,潍柴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海华,潍坊学院党委书记李东、校长冯滨鲁,潍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富,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鞠俊海,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全平,潍柴集团党委副书记马常海出席仪式,并共同为潍坊学院潍柴产业学院揭牌。

刘运在讲话中指出,潍坊学院、潍柴集团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两家立足良好合作基础、抢抓发展机遇共同作出的选择,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必将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全市产业升级突破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与潍柴集团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潍坊学院扩大开放办学的新探索,是推进校企融合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路径和重要载体,是学校全方位服务潍柴集团的实际行动。”李东在致辞中说。

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引导高校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并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培育建设工作。

副校长丁子信说:“学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具体实践,更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举措。”

做好顶层设计,打造一流产业学院

自今年1月份开始,我校正式启动了现代产业学院筹建工作,并将其列为2021年学校重点推进工作。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现代产业学院筹建事宜,成立了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专班,积极与相关企业和行业沟通联系,同时也积极同省内外高校和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了解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和相关事项。本学期开学之后,学校领导李东、丁子信、朱猷武多次带领教务处、发展规划处、招生就业处以及相关二级学院,到潍柴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座谈,全面对接。

李东在谈到产业学院建设时多次强调,潍坊学院与区域支柱型企业,强强联合共建产业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一定举全校之力把它打造成高层次的一流的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作为新生事物,一定具有全新的、颠覆式的办学形态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建设一定要做长远设计、宏观规划。在产业学院建设中,一定要做到理念新、定位高、措施实、行动快。要把产业学院建成应用型学科培育推进中心、科技创新与研发基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各类资源汇集汇聚的平台。

经过多轮磋商,4月24日,我校与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合作共建潍坊学院潍柴产业学院;同时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共建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学校和企业共同作为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充分把握国家深化产教融合带来的重大机遇,按照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求,在学校相关专业和企业相关产业基础上建设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度产教融合、全面校企合作、双方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

坚持育人为本,创建人才培养品牌

现代产业学院的基础功能定位就是人才培养。经协商,潍柴产业学院2021年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控制)两个专业,以校企共建专业的方式列入夏季高考招生计划。2021年共计招生100人,每个专业50人。同时计划下学年开始,从我校相同和相近专业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中,采用选拔的方式补充部分生源,进入产业学院学习。

学校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商定,将我校歌尔科技学院更名为歌尔科技产业学院,更名后的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培养全日制本科学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双方确定2021年在产业学院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以校企共建专业的方式列入夏季高考招生计划。2021年共计招生80人,每个专业40人。同时保留歌尔科技学院原有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三个专科专业招生,招生来源方式不变。同样,计划下学年开始,从我校相同和相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中,采用选拔的方式补充部分生源,进入产业学院学习。

“入选的同学进入产业学院学习,一年后,经评价合格的毕业生,潍柴集团将提供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并签订劳动合同。毕业意味着立即就业,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潍柴集团一般都是招聘硕士、博士研究生,即使是招聘本科生,通常也仅限于985学校的毕业生。”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201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刘智超,听完进入潍柴产业学院学习专场宣讲会后说。

校企双方高度重视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据负责与潍柴集团对接的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长春介绍,教务处、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与潍柴集团人力资源部及潍柴职业大学多次对接,围绕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逐一展开研讨。在多次技术沟通的基础上,双方先后进行了4次正式对接商谈,确定了以培养具备较强的工匠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高端制造装备业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据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潍柴产业学院提出了“211”新培养模式,即2年的学校内通识与学科基础教育,前一个“1”是指校企双方联合理实一体培养1年,后一个“1”是指在潍柴集团实践1年。

在课程体系上,校企双方共建了集学习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实践课程相统一的新课程体系。其中9门主干课程中增加产业特色课程2门,增量占2/9;在实践课程体系中,更是大幅度借鉴了潍柴产业教育特色,突出现代高端动力产业工程实际的46学分,使实践总学分增加到50学分,理实一体化课程安排了8门19学分;开发了岗位见习、跟岗实习、毕业实习相衔接的新企业实习标准,实施以产业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产业教师为主的新导师形式;以企业产业实际课题进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培养造就高质量的新机械专业人才。

“企业承诺为产业学院的每位经评价合格的毕业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允许产业学院毕业生考研深造或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其他就业方式。”王长春说。

双主体办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产业学院通过双主体办学,将实现专业共建、师资共培、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共同提升的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对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将起到强有力促进作用。”教务处处长姜军生说。

据教务处副处长侯金奎介绍,产业学院的建设,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外,还包括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6项任务。

产业学院根据自身职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产业学院教学团队,各自选派高素质师资和技术骨干人员进驻产业学院,建立校企人才双向互派、互兼机制,产业学院实施产业教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聘请企业技术管理骨干担任产业教授(导师),将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产业学院将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引领带动相关专业探索建立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和环境引入教学过程,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实施联合培养、订单培养,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和企业都加大对产业学院设备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各类实习实训教学资源,建设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一流的工程实训实践中心,提升产业学院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双方将不断整合资源,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建设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产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发挥产学研合作示范影响,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校长冯滨鲁表示,学校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围绕企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建立融人才培养、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将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品牌,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范本。

(记者  张丹琳)